“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公式要记住,这个经常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包括核心素养目标”“水库是一种人工的湖泊,它的死水位是设计最低水位,代表它还未完全枯竭”……本学期,我院各学习互助小组采用线上与线下双轨并行制,正火热开展中。
自2020学年第二学期20级的学习互助小组试点以来,众多学生受到以气象与气候学组长张逸雪、高数组长江柔伊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组长黄依琳等人的影响,本学期竞相参与到该项目中。如今,我院20级学习互助小组已正式涵盖地理、地政、环科、环英与城规五大专业,包含专业课与公共课两大领域,规模达30组,参与人数达百余人次。
从各方途径了解到被帮扶小组的学习现状之后,组长们就学习内容与小组成员进行面对面交流,成员们提出疑问并寻求解决办法,组长们耐心解答并给出合理建议;组长们的互帮互助,则穿插整个帮扶过程;教学活动定期举行,让学生组长们从课桌走向讲台的路上越来越自信……学习互助小组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经涵盖投票选拔、督导查课、考试反馈等环节,建立起一个逐渐成熟的运作系统。
谈及学习帮扶小组活动的意义,地政201的邱紫妍认为“这次活动是一个携手共进,助力前行的过程。”水文学是一门知识比较繁多的课程,每次补课前她都会先整理出思维导图,尽量将知识点连成知识网。此外,邱紫妍表示每堂课都会复习之前学过的知识,比如说讲梯度流(水平压强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的运动现象)时会先复习地转偏向力的相关知识。同时,当遇到难题时,成员们一起研究,在双方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疫情之下,学习至上,在活动展开期间,受疫情影响,组内采取线上学习方式,保证小组学习不掉“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思政类专业必修课《政治学》的辅导者,黄依琳表示自己参加此次学习互助小组收获了很多。“只有自己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有底气辅导其他同学。在与小组同学的沟通与交流中,我发现了许多明明一知半解却被自己忽视的知识点,这使自己对这门课程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在给小组成员进行讲解时,我需要思考怎样的表达方式能让她们更容易接受与理解,这也锻炼了我的口头表达能力。”此次学习互助小组活动不仅加深了辅导者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让小组成员在交流与沟通中彼此共同进步。
对于浙江省非地理考生,大学的地理科学课程让他们难以适应本科的学习进度与培养专业兴趣。然而,学习互助小组的出现则改变了现状,从非地理考生的自学转变为浙江省地理高考生带着非地理考生学习高中知识,使双方都能够加深对高中地理教材的理解。地理202的赵天昊同学来自丽水,是一个立志于成为地理教师的定向师范生。受疫情防控影响,他的小组采用线上与线下的并行制,线下寝室早间与夜间的教学,结合线上疑难问答与疫情下的线上教学。在讲解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他发现自身在教材处理内容上的不足,也发现新老教材之间的显著差异。
面对新老教材内容差异,并考虑到浙江省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湘教版,而宁波地区使用的是人教版本,他积极寻找教辅资料,对比阅读高中地理教材湘教版和人教版,只为能够更好地为组员进行内容讲解与知识点剖析。赵天昊认为:“教材虽然一直在修订,但我们也同样在成长。通过比较阅读各版本高中教材,积极拜读我国当代高中地理教学界名师鲁爱华、项爱明与左晓凯等人的相关著作,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新课标和课标大纲的核心,更容易地抓住概念核心特征。”
作为小组长,张逸雪首先在群中分享大量资料以供组员们参考学习。对于组员们的问题,张逸雪统一收集,选择合适的时间在线下为同学们解答。她认为,网上的交流虽然便捷,却不如面对面点对点的教导更为仔细和精准。常言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线下教学中,组员们带上电脑,在真实的上机操作中发现不足,得以解惑。
无独有偶,江柔伊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当同学们遇到问题,她会选取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疑问转发到群中,鼓励成员们共同思考与回答。
“相较于老师课堂的拘谨,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更加轻松。”谈及加入学习小组的原因,赵琛妍这样说道。组长柴斌斌认真负责,细致耐心地为她解疑答惑。相互督促,共同进步,学习小组的存在不仅帮助组长再一次巩固知识,锻炼表达能力,也为同学们解答问题,最重要的是,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使得普通同学变为了知心好友。
同龄间互助的力量是强大的。我院学习互助小组的帮扶,让年龄背景相似、学业水平程度不同的学生不再互相孤立,而是互帮互助,真诚地沟通、真诚地承担和付出,逐渐建立起阳光、沟通和开放的同龄文化,这种文化提高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也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
文字 | 张艳 吴子萱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