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下午,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钟业喜为我院师生带来了题为“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划分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在17幢618教师举行,由张建珍教授和姜海宁教授主持。
人物介绍
钟业喜,1973年生,博士,二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会议评审专家,全国师范教育明德教师奖获得者,首届全国优秀地理科技工作者,地理科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负责人。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江西省委信息决策咨询专家,江西省人民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江西省情研究特聘专家,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江西省金牌教师,江西省委组织部/省科协远航工程资助对象,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江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西省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重大招标等省级课题20余项;主持教育部、省级教研课题并结题6项。获省科优秀成果奖6项,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专著8部,“江西向莆铁路经济带十三五规划〞等2个报告得到省政府同意并颁布实施,10余篇决策报告得到省领导批示 ,被评为江西省首届优秀省情特聘专家和江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
讲座伊始,钟业喜教授以“大湖危机”问题为切入口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指出鄱阳湖区域人地矛盾日益凸显。钟业喜教授将汇报分为四部分:基于人地关系视角的鄱阳湖水路交错带范围划分、采砂活动影响下鄱阳湖水路交错带形态及景观格局变化研究、鄱阳湖水路交错带湖岛型聚落空间形态特征与优化、政策驱动下渔民生计转型对农业景观的影响。
钟业喜教授首先介绍了鄱阳湖的基本现状、水陆交错带划分的意义和原则,并介绍了鄱阳湖水陆交错带的4个研究议题:景观格局变化、人地关系分解与演变、不同主体权力博弈、人口社会经济。
随后从景观分类、景观转移特征、岸线变化速率、形态变化特征、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等方面,讲解采砂活动对水陆交错带形态及景观的影响。同时讲解了以浦氏边界提取方法、分形几何学提取聚落空间形态并优化,得出结论:鄱阳湖水陆交错带工71个聚落,类型主要为指状形和团状行,带状数量很少。指出聚落现存问题,给出湖岛型聚落空间优化建议。
最后指出在政策驱动下,农业景观格局从均质化、高集聚逐渐破碎化、异质性和复杂性。以鄱阳湖荷溪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遥感影像获得相关数据对比了农业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农业景观指数变化。所得出结论如下:禁牧和全面禁捕后,渔民的生计已由多样化转向单一;农业种植结构正逐渐变得更加简单和专业化;留守渔民成为了全职农民,他们承保着荒的水田来大规模种植水稻;荒地和竹林地的扩张导致农业景观格局逐渐趋于破碎、异质化和复杂。
本次讲座,使我院师生对鄱阳湖水陆交错带范围划分及景观格局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用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方向。
文字|孙小涵 沈益帆
图片|孙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