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0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导俞文正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天然有机物的来源、转化、去除及其对人体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在17幢618室举行,由申利国老师主持。
人物介绍
俞文正,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博导,北京市房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挂职)。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学者”基金(IIF)、中组部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研究方向为饮用水中有机物的产生、转化和去除及其与人体慢性疾病相关性研究,去除工艺包括混凝、膜滤和生物中速过滤。已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其中1篇Nature Sustainability、本领域著名期刊ES&T和Water Research共43篇。
讲座环节
讲座伊始,俞文正教授简单阐述了其所在单位的科研及实验室发展情况,并介绍了课题组相关成员。接着,他引出了近年来课题组的研究倾向——天然有机物的来源、转化、去除及其对人体慢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并列举了近六年来课题组取得的学术业绩。
天然有机物(或其他物质)在环境中形成后,通过河流进行迁移转化,在水处理过程中被去除或转化成消毒副产物,并在后续的工艺中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俞文正团队对全国150个主要城市的自来水水样进行采集和水样分析,于自来水样品中监测出四种致突变物(THM)、九种卤代乙酸(HAA)和五种不受管制但常见的含氮消毒副产物(DBP),并发现全国有88.3%的样品低于中国饮用水的THMs标准。调查发现,消毒副产物与膀胱癌和直肠癌发病率间存在着很强的统计相关性。部分沿海城市消毒副产物的毒性相对较高,人为因素(如经济发展和人为排放)也会导致内陆地区的消毒副产物的毒性增加。此外,其团队通过对长江流域自来水进行采样分析,发现由内陆到沿岸自来水中的总有机碳(TOC)浓度逐渐增加,这一观察结果部分受到人类相对频繁活动的影响。
为高效改善全国城市水质,俞文正团队探索了膜滤技术。经比较,发现纳滤对于病毒、部分多价离子及有机物的截留效果较好。同时,对部分沿海城市运用纳滤膜净水技术后发现,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及毒性降低60%以上。这项技术的研究对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的去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DOM)对环境存在潜在影响。俞文正团队采集了全国不同地域的土壤,并使用微生物处理技术对土壤中的DOM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该技术对于降解和代谢各种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效果,这对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健康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启发。此外,俞文正还介绍了其团队的其他研究项目,如无泡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技术,混凝、吸附和氧化去除天然有机物及DBPs前驱体,生物聚合物对纳滤的有益作用的研究,中分子有机物减轻纳滤膜污染和强化水中有机物的去处研究等。
讲座总结
自来水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之一,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俞文正教授向我院师生分享的天然有机物的转化、去处及其对人体慢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这对于促进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去除自来水中消毒副产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讲座结束后,俞教授与现场的师生就分享内容作进一步的交流,同学们对水处理工艺有了更深的理解,也为我院师生在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启发。
文字 | 岳浙林
图片 | 岳浙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