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15:00,我院在17幢601举行第108期经纬论坛系列讲座,特别邀请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珏文教授为我院师生开展题为《纳米酶的定义,单位,活性,选择性和新应用》的学术讲座。来自我院的4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讲座由我院院长林红军主持。
人物介绍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得中国科技大学化学本科学位,2005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自2009年起受聘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获得加拿大化学会Fred Beamish奖和McBryde奖章,加拿大皇家学会青年**。近年来发表期刊研究论文共计500余篇,引用数达42000余次,H-index100。担任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Trends inAnalytical Chemistry,Chinese ChemicalLetters等杂志编辑。现主要从事核酸酶,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以及表面性质的研究。
讲座环节
刘珏文教授以其在核酸酶、纳米材料和软物质的研究领域深厚的积累为基础, 围绕纳米酶这一科学前沿领域,为我们展开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讲座伊始,刘珏文详细解读了纳米酶的催化机理以及纳米酶的定义,特别强调了纳米酶不同于无机酶,他们通过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其转化为产物来加快反应速度,而不改变反应平衡,在环境化学领域里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刘珏文为我们深入剖析了纳米酶催化活性及选择性,通过对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使其具有所需的选择,并特别指出纳米酶作为酶的类似物,有着无机酶所具有的动力学。通过分享他在这一领域的创新研究成果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刘珏文为听众提供了广阔而深刻的见解。
接下来,刘珏文在报告中通过严谨的实验数据细致地讲解了纳米酶的反应机理的定义,并指出了在某些纳米酶的催化活性中,氧化酶可以在分子氧的协助下催化底物氧化为氧化产物和H2O2。除此之外,他提到了氟离子可以增强纳米酶的活性。最后,刘珏文讲述了自己近十年中关于纳米酶的研究,提到由于纳米酶无选择性结合位点,故采取分子印迹技术对其进行追踪,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纳米酶催化作用的认识。
讲座总结
刘珏文的精彩讲座激发了在场师生浓厚的兴趣,现场互动热烈。许多师生积极提问,深入探讨了纳米酶活性及其催化机理,以及提出纳米酶对当前环境热点问题-微塑料应用的议题。刘珏文不仅针对所提问题给予了详细解答,还结合听众的研究方向给出了具有实用性的建议,与会师生均收获颇丰。
图片 | 申赛龙
文字 | 申赛龙